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COMMON SENSE

疏通常识

开云官方网站清洗车全景回顾 2023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总决赛

时间:2023-12-11 21:16:55

  

  原标题:全景回顾 2023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总决赛

  2023年11月24日-26日,由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提供学术指导,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作为支持单位,亲近母语主办的2023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市金陵小学成功举办。

  梅子涵、吴欣歆、张静、刘莘、朱春光、雪野、徐冬梅、黄晓丹、蒋军晶、王乐芬、朱爱朝、曹海永、金晓霜等多位专家学者作家明师,与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近千名一线小学语文老师、儿童阅读推广人(含线上参会),以“发光的人,有光的课”为主题,聚焦“点灯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有光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全学科阅读、思辨性阅读、跨学科学习如何开展?”三大核心议题,以专题演讲、案例分享、研讨课堂、对话互动等多种形式,探讨母语教育更好的落地方式与更丰富的践行路径。

  11月24日上午,2023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市金陵小学如期开幕。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文惠小学黄菊蓉老师以《一缕微光,点亮孩子们的星河湖海》为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莫文天老师以《点一盏心灯,照亮成长之路》为题,带来充满温暖与诗意的点灯人讲述。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刘颖老师作为论坛开幕式的主持人,为我们介绍与会嘉宾,并欢迎大家的到来。

  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老师,发表主题演讲《发光的人,有光的课》。

  在徐老师看来,发光的人是有爱的,良善的。全心的爱着孩子、教育和世界。她(他)拥有完整而自由的心灵。她永远心怀谦卑。她知道万物的伟大,一切未来孕育于今天的儿童。她理解童年,尊重每一个孩子。她热爱文学,热爱阅读。她站在台上就是母语。她懂得真正的教育,在于促进儿童内在的发展。她从不教学死的知识,她善于把孩子带到真善美的境地,让他们和伟大的事物相遇,和伟大的生命对话。

  光来自哪里呢?来自生命本体的喜悦和宁静。一个优秀的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进入到作品的世界里去,享受理性之光,享受审美之乐。

  当下即未来,你我即世界。她呼吁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从阅读出发,以母语抵达,去培育有中国根基的未来新人。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第二小学刘文颖老师,作为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诗歌组代表,上台执教诗歌阅读微课:《问刘十九》。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刘文颖老师带着学生们在诵读中感受诗中描绘的情感。

  东风(吹)过来,东风(请)过来,东风(飘)过来,东风(快)过来.....雪野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们读出动词的味道。每一个学生朗读完一句诗之后,他都会根据他们的朗读特点给出具体评价。“像父亲抱着儿子一样的温厚”“像叶片在风中飘动”......生动又形象。

  “雪野老师用填空的方式把孩子们邀请到他创作的诗中,刘文颖老师通过代入人物法让孩子们体会诗中情感。我们需要的是倾听,雪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示范。”

  简单评课之后,湖南省长沙市大同小学校长、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爱朝老师,发表演讲《为学生架设古诗学习的桥梁》。

  她提到,在古诗教学中,今天很少用到的字要疏通;和现在的意思完全不一样的要疏通;诗歌理解关键处要疏通;和神话传说相关处要疏通;中国文化常识要疏通;与习俗相关处要疏通......句句直指关键。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导、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教授,发表演讲《与子绕花间——跟孩子一起读古诗》。

  她说:“今日的我们,诵读千载以上的诗词,为的不仅仅是能背会写、刻舟求剑,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去体会那一颗颗诗心,与古人的生命情感发生碰撞,进而提升自己的修为。”

  “古人讲,灯火虽如豆,照世却辉煌。一首小诗,一节诗歌课,容量虽然有限清洗车,但如果我们能像叶嘉莹先生所期许的那样,把个人的才智、时间、精力,都能够投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承传的长河中去,我们个人的价值也会得以光彩。”

  11月24日下午,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吉忠兰老师做主题阐述。她以《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月光下的肚肚狼》为例,为大家解读童话整本书的教学范式,干货满满。

  开云官方网站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小学卢江老师,以《基于“问·思”模式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为题,分享《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实践案例。

  教育部首届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学员、深圳市教育技术能手周美英老师,以《与鲁迅相遇》为题,分享鲁迅专题阅读案例。她和学生们的共读成果,打破了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固有印象,让我们看到鲁迅先生特别“好玩”的一面。

  山西省运城市明远小学邱娅妮老师,作为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整本书阅读组代表,执教整本书阅读微课:《童年》。

  情节回顾——聚焦人物——聚焦成长,邱娅妮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人物红黑榜的设计,比较新颖,学生们兴趣满满,发言积极。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老师,执教整本书阅读课:《西顿动物故事》。

  《西顿动物故事》这本书里的六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个?原因是什么?在不同角色的眼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六个“人物”的结局如何……这些问题虽然简单,但是,由这些问题引出的话题却不简单。

  在蒋军晶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就爱情、自由、尊严、母爱、生存等一个个极具思辨意义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说课互动环节,蒋军晶老师说自己已经不太追求一堂课的完满,可能会让学生们直接梳理相关内容,然后随机和他们聊。如何帮助孩子边读边思考?如何证明孩子的认知真的在阅读中有提高……几位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蒋军晶老师一一解答。

  “这两节整本书阅读课,共通的特征就是——从梳理入,从建构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教授如此评价道。

  随后,吴欣歆教授发表演讲《“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她说:“阅读内容、阅读行动、阅读成果,是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基本要点开云官方网站。”

  “阅读内容倡导广泛全面阅读,主题阅读和深度阅读;阅读行动关注的三个方面,分别为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的阅读策略、强劲的阅读动力。阅读成果应具有可视化、连续性、丰富性三个特点。”

  11月24日晚上,点灯人沙龙开启。“韵”“全”“真”“美妙”“有灵性”“文化育人”“静能生慧”“深入与浅出”……这是老师们对论坛最直观的感受。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幕?哪一节课/哪一位教师/孩子让你看到了“光”?你联想到了自己的哪些经历……老师们现场分组,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团队展示板,并派出代表分享。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煜星春藤小学郭照清老师以《一路书香一路歌》为题,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八小学陈利老师以《散发那一点点微光》为题,江苏省盐城市松江路小学张丽老师以《向着明亮那方》为题,分享阅读实践经历。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吉忠兰、孔晓艳、徐莉莉、程娟娟四位老师作为嘉宾上台,解答老师们的各种疑问。

  开云官方网站

  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也来到沙龙现场,多次拿过话筒,回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沙龙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带着欢笑,带着感动,满载而归。

  11月25日上午,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小学校长、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邵龙霞老师,以《读出“味”,读出“道”》为题,分享散文的阅读与教学。

  她说:“优质的散文一定散发着思想的光芒,能滋养儿童的性情,带给他们思想的启迪,帮助他们形成人生的智慧。带领孩子们读散文,要读出散文的思想之道。”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华侨城校区米兰老师,分享散文阅读案例《走在路上》。谈话导入—品读文本—寻找矛盾点,引发思辨—升华情感,体会成长。米兰老师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福建省福州市温泉小学梁琳老师,执教文言阅读微课:《精卫填海》。文言行文简练,寥寥几字,就交代出神话故事人物的起源,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梁琳老师带着学生们诵读文言故事,还结合古诗带他们体会神话背后的精神内涵。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小学部校长、特级教师王乐芬老师,执教散文阅读课:《快递》。王乐芬老师带着学生们聊人物、聊事件,让学生做阅读小侦探,寻找到底是什么力量触动了快递员和“我”,让两个人都流泪了?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她还教学生们使用联结、预测等阅读策略。

  说课互动环节,王乐芬老师说:“这节散文阅读课不仅仅是讲快递,更多讲的是我们怎么与人相处。如何让小小的孩子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先进行粗浅地对比,种下一颗种子。在时间力量的作用下,他们最终一定能体会到的。”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老师,发表演讲《文学课堂如何文学》。

  “文学首先是一个故事,如果一篇散文是一个故事的话,在文学的课堂上面,请把那个故事先读好。故事还没有读好,就是文学本身还没有读好。”

  “把文学课堂搞得更像文学,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和普通的人,都知道文学是多么高级,然后,让生活也渐渐变得高级。生活比文学生动,文学比生活高级,这是所有世界文学和艺术理论公认的。”

  11月25日下午,全国年度十大青年名师、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付雪莲老师,为大家做主题阐述。她说,跨学科课程是多学科融合而成的,而且学科间有紧密的联系,它要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校何瑶老师,以《聊聊中国人的“土气”》为题,分享主题阅读案例。从现有认知出发,到自主阅读,再到总结归纳,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对“土气”有了新的理解。

  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刘瑜婷老师以《当科学遇上阅读》为题,分享科学阅读案例。一个学期,她的学生们人均阅读44本科学书籍,不管是关于科学词汇的表达,还是动手能力,以及科学思维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孔晓艳老师,以《思维之花,在阅读中绽放》为题,分享全学科阅读案例。她认为,阅读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不同的学科阅读,有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甘肃省兰州市东郊学校曹林老师,执教主题阅读和跨学科微课:《母语·鸟鸣山更幽》。她让学生们一遍遍地诵读王维的三首诗:《鸟鸣涧》《竹里馆》《鹿柴》,让他们感受诗中的“以声衬静”,以及诗人王维所追求的“内心之静”。

  论坛期间,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刘颖、吉忠兰、邵龙霞、付雪莲四位老师,分别针对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的诗歌组、整本书阅读组、散文和故事组、主题阅读和跨学科阅读组做综述。

  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吸引了来自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优秀教师共286名选手参与。其中,诗歌组72名,整本书阅读组134名,散文和故事组56名,主题阅读和跨学科阅读组24名。

  经初评、复评与终评三轮评审,共有12名选手入围总决赛。经大赛评委会专家集体投票决议,推选刘文颖、邱娅妮、梁琳、曹林4位选手在论坛现场展示。

  刘颖老师作为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总决赛的主持人,为大家宣读决赛流程和评分规则。4位选手依次上台进行诵读展示与说课。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四川大学哲学与教育学刘莘教授、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江南大学中文系黄晓丹副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爱朝老师、特级教师王乐芬老师以及徐世赟老师,在论坛现场组成专家评审团,对4位选手提问、打分、点评。

  资深媒体人、中国教育报记者郜云雁老师,诗人、大夏书系策划编辑林茶居老师,500万父母关注的亲子教育博主、自媒体“大J小D”创始人大J老师,组成独立观察团,就四位选手的综合表现进行点评。

  所有参加论坛的老师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们共同担任大众评委,为自己喜欢的点灯人投上了宝贵的一票。

  梅子涵老师说:“这个过程很辛苦,我们不要把那个分数记在心里,要把我们的努力记在心里,把我们今天所获得的光荣记在心里。”

  徐冬梅老师总结道:“比赛不是目的,我们想让大家看到更丰富的呈现。我还想讲几句话,第一,老师们,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儿童的母语老师,谦卑再谦卑一些,减少再减少一点控制,让孩子和文本面对,自然而然地开出花朵。第二,做一个读书的老师,只有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实践,你才能真正提高。第三,做一个真诚良善的人,把自己的生活活出来,把文学的味道做出来。我们要从文学走向更广阔的生活,走向更广阔的阅读,我们要培育的是有中国根基的未来新人。”

  颁奖典礼上,令人瞩目的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最终所有获奖名单隆重揭晓。该名单共包括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优秀奖48名,优秀组织奖5名。(详情请点此了解~)

  11月26日上午,论坛继续围绕“全学科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展开。特级教师、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徐世赟老师,为大家做主题阐述。

  人工智能时代迅猛来袭,今天的教育还能停留在以知识为本的时期吗?今天的孩子在教育中真正应该建构的是什么?徐世赟老师的提问引人深思。

  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金晓霜副秘书长,以《用教育戏剧专家的外衣,带孩子走进文学的粮仓》为题,分享自己带孩子开展教育戏剧的案例。

  她说:“文学即人学,戏剧离人近,教育与人相关。教育戏剧是对文本的拆解、重新解读,更加侧重孩子的感受力、想象力、沟通力、审美力等,反对束缚、限制孩子的思想。”

  江苏省特级教师曹海永老师,分享的是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在全科阅读和跨学科学习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解放老师,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以古诗词为引,走向深度学习。这样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第七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舒凯老师,以《全学科阅读,从好奇心开始》为题,分享自己带孩子做蜀道课程、《史记》课程的经历。

  “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

  四川大学哲学与教育学刘莘教授,以《丑小鸭》为例,发表演讲《思辨性阅读的理念与方法》。

  “思辨性阅读应该读什么?读绝对经典的书,如《夏洛的网》《小王子》《安徒生童话》等。”“为何每个人读《丑小鸭》都会有程度不等的共鸣?因为《丑小鸭》中有很多的对立:自卑与超越、理想与现实、孤独与群体、冬天与春天、生与死、绝望与希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丑小鸭。”

  “我们做阅读也好,做思辨性阅读也好开云官方网站,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做大量阅读,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的终身修行。”

  资深纪录片导演、Discovery新锐导演朱春光老师,发表演讲《在光影中探索》。他说:“多屏,多内容,多载体,影像成为全新的成长与发展的力量。以教育的眼光看影像,它们已经成为人类知识的新源泉。”

  用影像之事,成影像之人。多年以来,他一直带着孩子和家长感受电影美学,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致力于提升儿童的影像素养。

  徐世赟老师在闭幕致辞中说:“两天半的时间里,看见一个个发光的人,聆听一节节发光的课和演讲,我们心头涌动着怎样的感受呢?温暖、明亮、丰厚、饱满、热情,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老师们,从明天起,我们又要回到日常,回到平常的课堂里,那么,请把你的光彩、热爱、向往,连同一本本的经典,一同带进课堂。”

  “我们都是无名的人,我们做不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是,让孩子去读那些优秀的儿童文学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至此,2023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首届“点灯人杯”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000-12345678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